代表:每年400億元科學儀器進口!制造強國如何崛起-深圳市達宏美拓密度測量儀器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573發布日期:2021-12-23
“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發出這樣的號召。
總理的號召深入人心。最近,代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院長李林為中國自主制造科學儀器設備的能力感到揪心。“對于國產生命科學領域的儀器設備的制造,我們還很落后。"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他表示。
期間,代表委員們認為,應不斷提高國產科研儀器的研發水平,并通過“中國造"科研儀器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制造強國崛起。
“不能老從國外買了"
“我們主要用的儀器都是從國外進口的,距離談品質和質量都還有很長的距離。"說到這里,李林輕輕嘆了一口氣。
很長時間以來,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大多依靠進口儀器開展科學研究。在中國制造品質革命的背景下,中國生命科學研究使用“中國造"儀器成為迫在眉睫的需要。李林強調:“不能老從國外買了!"
委員、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春儒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從《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發展報告(2016)》中獲得了翔實的數據。“近年來,我國每年購買國外科學儀器設備的投入在400億元以上。"王春儒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事實上,目前常用的核磁共振儀、高分辨質譜等大型分析儀器,以及大部分的生命科學儀器如磁共振成像儀、超分辨熒光成像儀、冷凍透射電鏡等都大量依靠進口。同時,面對國內高速增長的科學研究和環境、食品安全監測需求,國產儀器技術水平以及市場影響力短期內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對此,今年擔任委員的王春儒在提案中指出:“當前,應加快推進儀器國產化,進而推動我國原創性科研成果產出,保障我國科學儀器行業的持續高速增長,并助力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
多管齊下推動
在科學儀器領域,國內企業產品供給不足,質量不過硬,可靠性、穩定性的矛盾長期存在,已是業界共識。
自2011年以來,為支持重大儀器設備的開發,提高我國科學儀器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裝備水平,財政撥款成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制專項"。其中,前者由負責管理,更注重資助儀器企業推進“重要通用科學儀器設備"的國產化,后者由負責管理。
不過從研發到推廣應用全鏈條創新成果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對于設計、工藝、材料等一整套的產業,我們才剛剛起步。"李林說,“資助力度還應進一步加強。"
王春儒則指出,應通過引進和培養專項人才、重點資助、市場化推廣試行、出臺采購鼓勵政策、扶持國產儀器企業轉型升級以及建立儀器行業技術標準等方式,樹立國產儀器品牌形象,整個行業發展。
保護知識產權
對于產品靠進口,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涌天也深有感觸。他所從事的軟件行業也在大量進口國外的軟件。“在綠色制造業,工業設計軟件至關重要,但我們幾乎都是靠進口。"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們并不是沒有能力開發軟件,也不需要去‘山寨’別人的東西,主要問題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力。"
研究人員花費大量成本和精力完成一套工業設計軟件開發,往往剛投入使用,就被盜版。“一盜版,這個軟件就毀了,研究人員也沒有任何回報。"王涌天表示。工業設計軟件是我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關鍵環節,只有加強知識產權短板,才能鼓勵“中國造"軟件助力“中國造"設備研發。